不是一篇实习总结

好苦啊——刚才喝了一杯中药,味道真苦。前些日子扁桃体发炎肿大,而且反复发作,吃了一段时间西药终于缓解,今天刚开了些中药治疗咽炎。
但是回想起刚刚结束的实习工作,倒是没有什么的苦味——平平淡淡。
我负责的是网站的英文版和数码板块的更新维护,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日报的英文版挑选稿件转载到我们网站的英文版上。这两个月也参与了单位的活动,做过一次活动的图文直播,跑腿儿帮头儿去其他单位取送材料,和同事聚了一次餐差点喝到大醉……在离开前还是有些舍不得。
实习这段时间的发了些钱,恰逢我阴历生日之时,请爸妈吃了顿饭。馆子是上次和朋友品尝过的刚刚开业的家常菜,味道好极了,但全都偏辣,所以这次尽量都点了不辣的,老爹来的时候问我会不会点菜,也是生气,菜上来了,老爹吃完说我不会点菜。你说气人不气人。我说,不好意思哦耽误您的味蕾了,下次发工资我给你们买用的,不请你们吃了。
所以哦,剩下的工资我还是留着,等护照办下来,再攒点钱,去日本看小新同学。

IMG_0924

Continue Reading

我的奥运情怀

周五下午,单位组织参观中级法院后,回到办公区,大家打开电视,紧张等待奥组委投票结果,投票选出2022年冬季奥运会举办权花落哪座城市。竞选城市由最初包括北京在内的6个,变成了只有北京和阿拉木图的一场看似结果毫无悬念的PK。奥组委主席巴赫拆开印有结果的信封,他看了看信封里的内容,表情镇定,语气从容地说道:“Beijing.”

20050530132158984
2008年奥运会北京申办城市logo(图片来自网络)

这一幕把我带回到了2001年7月13日。在那天之前我隐约知道中国在申办奥运,申奥的logo旗帜印满大街小巷。那天晚上我在奶奶家,表妹也在,许多电视台好像都在转播奥组委投票的画面,我并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直到窗外放起烟火,大夏天的好似过年,电视里主持人欢呼“申奥成功了!!北京!!北京!!”萨马兰奇爷爷说“Beijing”的画面被放了一遍又一遍。这下我知道了,之前在电视里看到的悉尼奥运会炫美的开幕式,将在漫长7年后的北京给演一遍!我兴奋极了,拉着表妹,拿着小国旗和申奥logo的小旗帜,在大街上,在满天吵闹的烟花下,跳啊,叫啊……

psu
2008年6月,我有幸拿到“祥云”并与其共度良宵。

后来,奥运火炬“祥云”传递到了乌鲁木齐,全城都参与其中。2008年8月8日,我上完化学补习班,连追带赶坐公交车往家里奔。回到家,我拿出让妈妈从单位带回来的巨幅五星红旗,吊在阳台上。我把头伸出窗外,以为有人会注意到我挂出的显眼的国旗,但是街上空无一人,商铺们也提早关门,都早早回家等着看开幕式去了。那天晚饭是大米粥,爸爸还买了辣鸭肠,但在开幕式表演期间我一口没顾上吃,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在国旗入场林妙可唱《歌唱祖国》环节,鸟巢全场变成耀眼的红色,这是我听过最好听得的《歌唱祖国》,我的眼泪几乎要掉出眼眶。后来的运动员入场足够漫长,那会儿我吃掉了稀饭和巨辣的鸭肠。

520830c4g53f4b015294d
(图片来自网络)

那天宣布了北京成为2022年的冬奥会举办城市,办公区的小伙伴们都鼓掌欢呼。我们都认为这是中国人的好事,就算网络上有人认为这不是什么好事,但我依然觉得这是中国人的大事。如果2022年我还在北京,我一定要为奥运切身做些什么,不枉费我一直以来怀揣着的奥运情怀。

Continue Reading

为什么使用Mac?

我终于有了一台Mac电脑,是今年刚刚更新的15寸Macbook pro。当然,是爸妈出钱,作为考上研的奖励……
我挺喜欢苹果的,但Mac产品线对我来说还是一款全新的领域,操作方式和我一直使用的PC有不少区别,OS X操作系统和我从小用到大的Windows系统也是大不相同,因此我在购买之前早就做好了功课,比如基本的快捷键和触控板操作,要下哪些实用的App,如何在平日里整理好文件使电脑清清爽爽不被懒惰的我拖累……电脑买来,把玩了几天,也尝试用它做了翻译,感觉大不同:一分价钱一分货,信任苹果总没错……
今天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则报道,《中国Mac用户使用情况大调查》,其中一项调查内容是“消费者选择Mac的原因”,数据显示51%的用户因其精美的外观设计而选择购买Mac:
39261f547147425091e668ce04058de3
如果按照这几项指标来选择,我的购买原因按照重要性排列是这样的:
运行速度快,喜欢苹果品牌,性能好,外观设计精美,外形轻便,尝试新鲜事物。
还有一个原因:Mac能让我在电脑上工作得更加愉快~

Continue Reading

实习第一天

今天,我在一家市政府运营的政务及民生资讯网站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由于是第一天上班,作为“迟到大王”的我没丝毫怠慢,准时报到。(用“上班”这个词还是感觉有点别扭)

工作地点位于市政府办公大楼——的后楼,虽然自己当下没有任何当公务员和从政的兴趣和打算,但进了政府大院整个人还是感觉拘束了起来,感觉一本正经,而且觉得自己是这两栋楼里最不正经的一个人。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栋楼,找了边门进去,发现电梯没亮,以为坏了,就转身出去,看到了正门,大步走进去,却看到一大片整齐的餐桌餐椅和好多位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大妈在收拾碗筷,原来一楼是政府食堂。我从没见过从外面看这么不像食堂的食堂。在门口逮着了一个人,问她我要去的地方怎么走,她指了指我刚才去过的边门,要坐电梯上去。

到了六楼,把嘴里的口香糖扔进垃圾箱,询问离电梯最近的一间办公室阿姨我要找的主任在哪间办公室,并自我介绍是新来的实习生,阿姨竟亲自带着我来到办公区,把我交给了一个叔叔,叔叔竟亲自带着我来到主任办公室……看来这些人还是蛮和蔼的。主任和我坐下来,谈了谈工作内容和工资。事实上她首先谈的就是工资,问我对工资是否满意,我坦诚告诉她我从没实习过,简历单薄,所以对工资无所谓,只要能学东西就行。这是发自肺腑的实话。接下来她告诉了我工作内容,主要是英文站的稿件翻译和后台维护,前者是我比较拿手的,后者则需要从零开始学起。简单谈完,主任带我参加了例会,而今天这会一开就是倆小时。

例会结束,主任带我来到了我的办公位置。我在办公区有自己的一个格档,桌上有一台电脑。我就属于编辑部了,编辑部的组长感觉人很好,可能都是年轻人的缘故,不摆架子,给我详细介绍了工作内容。

午休时间到,组长叫我一起去食堂吃饭,我说我今天在外面吃。食堂吃饭确实便宜,十二块钱的标准,“上面”补贴十块,自己每顿只需掏两块就可以。组长刚走,又有一个同事过来,看我是新来的,就把他自己的饭卡给我说让我去吃,感动之余连忙感谢说我今天在外面吃。我去找了离我不远的杨任珂和李斯诺一起吃的午饭。中午本来是要健身的,我衣服鞋子都带了,可谁知中午午休时间太少,只有一个半小时,扣去吃饭时间,根本没时间去健身房,而晚上七点半下班又太晚,这时的健身房人爆满。真想不通那些利用午休时间来健身房健身的上班族是怎么安排时间的。看来我得另想办法,争取在中午挤出时间去健身了。

下午的四个小时时间里,我完成了前一晚接的一个翻译活儿,跟对面的同事学了如何通过后台发布文章,又浏览了许多资讯网站。对着电脑坐了一下午,头晕眼花,肩膀也不舒服。好不容易快到下班时间,外面竟下起了夸张的大暴雨,大堵车回到家,家里还停电,整条街道都停了。吃完饭洗漱完决定早睡,睡前打开电脑写下了这实习第一天的流水账。

Continue Reading

老杨的面

昨天深夜,一阵饥饿感袭来,想起前几天突发奇想买的两包“应急用”方便面,决定开灶煮面。

座上了奶锅,加了开水,点火,撕开面袋,待水煮沸。这时我看到半敞着的抽屉里躺着一包挂面,我想起了我的大学室友老杨。

大三的时候,老杨从京东买了电磁炉和锅,又在超市买了许多康师傅方便面和挂面囤积在他的衣橱里。有时他懒得下楼吃饭,就插上电磁炉烧水煮面。他喜欢把挂面和方便面放在一起煮,快收锅的时候往面上淋些香油,再撒些盐,增加风味,有时会打个鸡蛋进去,增加营养。这个时候,宿舍的门必须是紧闭且反锁着的,一是怕人发现我们使用违章用电器,二是怕这香味漫出去,诱得隔壁宿舍的好些馋鬼闻香而来。

到了大四,大家都各忙各的了。我和锋哥忙着复习考研,晚上九点半才拖着疲惫的身体饥肠辘辘地回宿舍。戍哥在迪卡侬打工,好多次忙得连饭都没时间吃就得在宿舍楼关门前赶回来。待熄灯后,老杨就从橱子里拿出锅,从厕所接上电,开始煮面,我们几个就坐在床上看着老杨煮面。香味很快就会充满整个宿舍,我们都偷偷地咽口水。老杨知道我们肯定饿了,每次就多下两包面,打两只蛋,加许多挂面。面熟了,我们都凑上去,锋哥用碗,戍哥用杯,老杨直接用锅,我来扫底。

快考研那会儿,我睡的早,还没熄灯就洗漱完躺床上了。这时他们开始煮面,我就矫情起来,变得不喜欢面的味道,因为在被窝里闻着浓郁的面香味实在难以入睡。有的时候把自己蒙在被子里等他们吃完,或者干脆蹦下床,像往常一样扫底——

想着想着,锅里的水沸了,我拿出挂面也煮了进去,又加了香油和盐,打了只鸡蛋。我自己从没这样煮过面,但味道是如此熟悉。我还拍了张照,发到了宿舍的微信群里。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