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日记8——正式复工!

标题里的感叹号其实不是很想加上,加上感觉复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其实复工心里还是担心的,担心是否安全。

公司的防疫措施做的挺好的,进大楼之前要登记、检查工牌并测量体温,每部电梯限乘5人,几家公司都分配了不同的电梯。公司现在还是错峰返工,每个组返工人数大概控制在50%-70%人,而且还设置了错峰上下班时间,但是办公区域看起来人并不少。另外。每个人每天都可以在前台领取一只医用一次性口罩,去晚就没有了。

电梯设置了站位。

公司鼓励自己带饭,觉得叫外卖还是有风险,所以大家都自己带了午饭,我把昨天做的大盘鸡也带上了,中午茶水间都在排队等微波炉,我觉得也挺危险的。最近馋炒米粉了,就叫了个外卖,把大盘鸡留着晚上吃了。

Continue Reading

职场剧倒是可以多看看

昨天跟家里视频,爸爸说他看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完美关系》,才知道公关是做什么的。

我毕业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在一家国际的公关公司担任AE,也就是客户执行,当时爸妈知道我在公关公司工作,可能还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公关公司(还好他们没有误解为那种“公关”)。爸爸说《完美关系》里的人会处理很多企业的危机事件,我告诉他这叫危机公关,但这只是公关行业里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冰山一角。但现在问我公关公司到底都做什么,我可能也说不全,解释给父母估计他们接收能力也有限,所以父母通过行业题材的电视剧,是了解我们所在的行业的一个不错的方式。

我还挺爱看职场剧的。现在同时在热播的《安家》,孙俪主演的房产中介行业题材电视剧,我每天7点多守在电视前看,里面的角色和故事似乎都能在现实职场中找到对应。《安家》之前我看的电视剧是靳东《精英律师》,律师题材,但感觉没孙俪这部好看,印象最深的是蓝莹盈的傻白甜正义人设和合伙人之间的蠢蠢的友谊。

还记得杨幂主演的《翻译官》,和我专业相关,但我看了几集就没再看下去了,太不真实。

看职场剧有时候会给自己打到鸡血。是的,我都已经工作快三年了,看职场剧有的时候还是会兴奋,要么想像剧中的主角一样风驰电掣驰骋职场,要么想一路打怪收获成长——先不提大陆的职场剧剧本水平如何,但关键是能对应现实生活找到启发,也算是没白看吧……

Continue Reading

当一回云教练

晚上跟家里微信视频,看到妈妈胖了一圈,我决定监督妈妈锻炼。

在家的时候经常看到她对着镜子抱怨自己的肚子变大,上称抱怨体重又涨。过年前和她在迪卡侬买了一副一公斤重的哑铃,家里刚好还有瑜伽垫和瑜伽球,在家隔离那段时间教了妈妈几个简单的塑形动作,但只做了那一次,之后大家都犯懒了。我这个一周去五次健身房的人,在家隔离的时候都懒得锻炼,都长胖了,更何况我妈呢。所以今天我决定当一回“云教练”,带着妈妈减脂!

我从抖音收藏的视频里找到了两个简单的家庭减脂动作,给妈妈发了过去,然后我俩微信视频,监督她做完了4个减脂动作,每组30个,每个动作5组。

我还叫她当下称好体重,再拿个本子记下来体重和称重的日期和时间,我告诉她每天要称两次:晨起空腹称一次,晚上锻炼完称一次,每次都要有记录。这么做的目的,心理层面上是让她对减脂的成效有数据支撑,这样才会有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今天是第一天,希望她坚持下去,我也要坚持下去做好我的“云教练”。

Continue Reading

口罩日记7——苟且偷风

回北京一周了,时间过的真快啊。

基本上每天我都有自己的“偷风时间”,也就是偷偷出门放风的时间。我们小区管理不那么苛刻,其实不用偷偷也可以出门买菜干啥的。每一天我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穿好衣服戴好口罩,去一公里以外的物美超市采购食材,时间充裕的话,我还可以坐公交车去4站以外的五彩城转转,里面的7fresh超市商品更好一些。

和街上的冷清相比,超市里的热闹会莫名让我开心起来。物美超市独有的售货员叫卖声此起彼伏,大爷大妈在认真挑菜,零食区和速冻食品区年轻人的身影最多……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恐怕只有自家的厨房和超市有还有些烟火气。

这几天北京的天气也都不错,蓝天白云,很想摘下口罩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但是不敢。好玩的事,现在走在街上大家还是会可以和人保持一定距离。人行道上如果有两个人对向走来,那么一定会是下面这样的路径:

会绕开走。

这两天馋炸鸡了,今天下午终于行动,去了肯德基吃了一顿。真难吃啊!我打算这几天试试自己做炸鸡,或者炸火腿肠之类的垃圾食品。

Continue Reading

创新是否需要批评

读Roberto Verganti的《意义创新》,里面提到了一个问题:当我们在做创新活动时,比如头脑风暴或创业讨论,是否可以批判别人的创意想法?

我上一份工作在公关公司,在大家头脑风暴想活动创意或创意文案的时候,会议中总会有这样两种人:一种是很少提出点子,但善于点评或否定别人的人;另一种是乐于提出点子(不论点子是否可行或真正意义上的“正确”),且在别人提出点子的时候点头思考甚至鼓励,很少去否定。

现在我在互联网公司工作,我工作的内容大多与创意有关。有一次我接到一个任务,要为公司的一个大型campaign想一个口号slogan。这个时候我充分意识到,即便我对自家的平台和目标用户群体了解多么深刻,我的想法都可能是单薄且缺少维度的,所以我召集了全组同学进行了一次头脑风暴,这是我第一次和组员一起头脑风暴。

开始前,我跟大家强调,大家可以自由的说自己想的点子,也可以在别人的点子上进行“二次创作”。我没有把“请勿批判和否定”讲出来,我以为大家明白这个道理。头脑风暴开始了,大家的积极性并不高,乐于发言的只有固定的那几位。我在白版上记录下来大家的点子,每个人的点子我都记下来了,有的想法离谱甚至有点跑偏的点子我也记下了关键词,希望供我们在坐的每个人参考。我一边做记录者,一边做鼓励者,一边做点子的贡献者。

不出意料,有两个同学开始“批判了”,他们会说“你这个不行啊”、“你这个没有降到产品”、“可是这句话只有我们知道在讲什么,用户可能感知不到”诸如此类。我有点着急了,还是没有忍住,告诉大家“在最后那个所谓‘成功的’点子没有出来之前,大家先不要着急否定和批评”。我的想法是,在头脑风暴中批评和否定的人,你们的原则是什么?是一个成功的想法吗?那既然你知道成功的想法是什么,那为什么不提出来,或者为什么没有成功呢?

所以,开头的问题如果问我,我的答案是:不要批判——

但是要看情况。

情况A:如果这次头脑风暴会议是一次自由会议,大家可以各抒己见,贡献点子,那么这场会议不鼓励辩论、批评和否定。

情况B:头脑风暴会议的组织者在会议开始前就给参会者布置了创意的议题,或者选项,大家在参会前要做好充分的创意准备和支持论点,也就是所谓的“站队”,那么在会议上大家是可以充分阐释自己的创意并试图说服其他观点。

创意是伟大的,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创意,成功的创意人也不可能每一个创意都是成功的——况且,成功哪有固定的准则啊!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