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内容很细碎,我这个糙汉(啊哈哈哈哈)出了不少错。出错归出错,自己也要想办法进步。
比如修订leader的文案。leader发来一篇稿子检查错字和语病,有的话术或品牌称谓需要确立一致性,这就需要细致通读。一开始检查完交给leader,还被leader纠出了错字和语病,很是尴尬。之后我检查得更仔细了,从检查一遍增加到两遍,被leader挑战的次数也就减少了。笨办法。
比如自己写文案。leader告诉我了要求,我就开始自信满满地写,写完就交给leader,结果被挑战:逻辑上有问题,而且有错字和语句不通顺的地方。之后我就学乖了,写完自己好好斟酌下,仔细检查完再交给leader。
比如准备报销材料。报销要在公司的网站上填写报销申请单,要把所有能报销的项目按照明细列出来。前几天跟leader学完后,自己做了一次,交给leader,今天自己重新检查还是发现了问题:有一项申报金额跟发票实际金额对不上,发票上明明是725元,申请里怎么就变成了323元?仔细一看,发票日期是3月23,我错把日期填写成了金额。罪过,罪过,内心抽自己一耳光。
比如帮leader准备各种材料,准备完还要交给不同部门的人签字盖章。这些人分散在大楼里的不同楼层,Cherry、Alice、Louis、Dora……有时候粗心大意,或者隔得时间太长,忘记了要找的人在哪层,还会忘记把材料交给了谁,真的太尴尬了。今天哦,还把要交给A的材料给了B,把B给了A,心里把自己打了两耳光,赶忙回到工位,摊开笔记本,拿笔画了个“楼层示意图”,把大家都装在相应的楼层里,旁边注明找他们都办哪些事项、需要带齐哪些材料。
今天上班,找致用(我的leader)给我具体讲了开发票和报销的所有流程,期间哪个环节需要用到什么材料,还问了他为什么要开发票等等……明白了这些基本问题,对流程了熟于心,自然就不会出现什么纰漏了吧。(I hope so)
可以说是很菜鸟了
实习第一天,听到坐我旁边的同事肥达说到一个词,huà shù。这是一个我从没听过的词。我问他,huà shù?他说,对,huà shù。我问他,哪个huà shù?他说“说话”的“话”,“术语”的术。我不知道这个词儿是什么意思,第一反应觉得应该可以解释为“说话的艺术”,我问他“话术是什么意思”。他大概解释了云云,总之来讲,就是文案方面讲话的技术。
这几天总会从同事嘴里听到一些陌生词汇,好多本来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词,都会弄成缩写,但我都会虚心求教。比如,BS,指的是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这个也要缩写我也是醉了);KOLs,Key Opinion Leaders(关键意见领袖);早新,早晨的(公众平台)更新……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一行,遇到这些行业惯话,不了解是正常的,不懂就问,弄明白且别忘记,而且要会用就是了——我这样“慰藉”自己。
在公关开始实习
我开始新的实习工作啦,在奥美公关,科技组的干活儿。
我之前对公关行业的了解几乎为零,对这一行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化解品牌公共危机”的这样一个肤浅层面上。在未来职业发展方面,我纠结了好一阵子,自己的翻译专业有点鸡肋,还是要有另外一个专业为辅才对,这样在社会上才有点竞争力。考虑到自己对广告和营销行业的向往和浓厚兴趣,我在实习招聘网站上找到了奥美。大家都说,奥美事广告和公关的“黄埔军校”,那我何不来这里见见世面,一试身手呢?同时,通过奥美,我也能对这个行业乃至相关行业有所了解,从而在毕业前决定好我的职业方向。嗯,我就是这么打算的,不知是对是错,先走着吧。
来之前道听途说,奥美上班很累,实习了一周发现,确实挺累。上周已经连着两天九点多下班了,但是我没有感到厌烦。我发现到了晚上十点,办公区仍然有人在办公,丝毫没有想要回家的意思,加班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习以为常”,而是“分内之事”。公关人和广告人的这股疯狂劲儿让人喜欢,也让人欢喜。如果让我一天呆坐在办公室里,看报喝茶的工作,我是不会选择的。
带我的leader是一个94年的男生,感觉负责任,对待工作认真,我的简历被他选到感觉幸运。
这篇是在等待leader开会的间隙打出来的。
加油吧,实习森~
健身,想说爱你不容易
这两年,健身占据了我日常生活很大比重的时间和精力。一周至少五天会去健身房,每次锻炼一个多小时。
如此高的健身频率,就不得不在学校附近办一张健身卡。研一的时候,在离学校公交车4站地远的健身房办了张卡,799一年,环境设施都很一般,但是价格档位正适合我们这些学生族。去年夏天,学校附近新开了家健身房,步行不到十分钟就能到,当时在招募“创始会员”,2000元一年,买一年送一年,算下来1000块一年,环境不错,就是有点小,但是觉得值得。现在一直在这里练着。
环境到位了,主要还是看自己。朋友都说我在健身方便的毅力和自控力非常不错,这点我认同,但是我心里非常清楚,健身的效果和我的毅力、自控力等各种付出相比,好像并不是那么对等。因为,我增肌实在太困难了。
我不是那种随便练的健身房过客,也不会在这个器械上玩玩,在那个器械上坐坐。我每天练一个部位,而且有顺序,每个部位都有固定的动作,每个动作也都有组数和个数。就这样练了几年,可是感觉还是很瘦。偶尔照镜子,我就会感叹:“怎么还是这么瘦小?”难道健身都白练了吗?是我方法不对?还是饮食方面有待改进?是否需要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体系,把锻炼、饮食和作息都囊括进去?但是后来一想,自己又不是网络上那些健身模特,或者fitness model,用那么专业的要求来约束自己,是不是有点太过了?真的很羡慕健身房里那些肌肉围度大的人。之前我了解到,人的体质分为内胚型、中胚型和外胚型,通俗讲,外胚型就是“喝水都能长胖”的人,内胚型就是“豆芽菜”,中胚型介于两者间,肌肉和体脂都恰到好。我自然属于内胚型,很难长肌肉,我羡慕中胚型,容易长肉而且体格好。
这个寒假,我的体重竟然到了65公斤。这是个可喜可贺的数字,要知道,前几年我的体重都是在60公斤上下浮动。这也算是一个里程碑吧!
朋友告诉我说,健身是一个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事情,你付出多少汗水,你身上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即便我是很难增肌增重的内胚型,但还是会坚信这一点,继续驰骋健身房!
猫哦猫
这是我第一次来宠物咖啡店,猫咪刚刚爬过我的电脑,小爪子按动键盘发出响声,好象识字。我很怕它在上面尿一泡,毕竟我的电脑进过一次水,以及经不起修了。
朋友家养了一只猫,品种叫做“鹰短”,灰色的,圆咚咚的,朋友给它取名叫“干部”。猫如其名,看起来懒兮兮的,眼睛却一直炯炯有神,确实有干部范儿。第一次去朋友家看到这猫时,猫咪不怎么怕我,我在沙发上吃东西的时候,它也在我身边不走开。我朋友说,这猫能看人,说明我人好。之前朋友家也来过客人,这猫都躲得远远的,不敢靠近。我将信将疑,毕竟感觉自己人确实不差。
但是相比猫,我更喜欢狗。(如果干部知道,估计下次见我就会躲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