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活动

得知乌鲁木齐Burger King今天早晨10:00整开业,而且在开业进店有礼品相送,据说是一只特质马克杯。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决定去凑个热闹。我是这样想的:当不了全中国第一个拿到新款iPhone的高富帅,也是可以当第一个吃到乌鲁木齐汉堡王的屌丝。

活动最初的发起者是黄师傅,他手里掌握了开业活动详细的第一手资料,还和官方微信打得很火热。活动最积极的响应者是我、富婆和杨任珂,其他人没有响应的原因有很多,要么是对“首批顾客”这个有的没的的头衔不感兴趣,要么是那么早起不来。早晨8点40我艰难地从床上爬起,收拾好出门已是9点,与此同时,平日最爱掉链子的富婆竟然早就出门了,他坐他爸的班车,已经快到汉堡王;杨任珂那边,才刚刚起床,而活动发起者黄师傅,电话根本没人接,估计他已经放弃了。

到BK的时候刚好10点,门口在放开业鞭炮。本以为今天是工作日一大早应该没多少人会参加这种意义不大的活动吧,结果一进门出乎我意料,人还蛮多的,很多都是楼上写字楼的白领,脖子上还挂着工作牌也加入在排队队伍里。找到了富婆,因为他到的很早,工作人员主动上前送给他马克杯和便签纸blah blah介绍了一堆套餐。礼品需要凭活动传单兑换领取,而我的单子在黄师傅那里,不过好心的美女姐姐看到我,递给我杯子和本子,说“看你来这么早,就送给你吧”,顿时觉得自己屌丝指数再升一级。

我和富婆各要了份48¥的活动套餐,边吃边等其他小伙伴的到来。失望的是,汉堡的面包胚做的有些糊味,吃起来都是苦的,在快餐店吃到做糊的汉堡还是头一回,因此我询问店员是这款汉堡本来就这口味还是怎样,店员很不好意思地说“啊不好意思先生因为呢我们的机器都是新的做出来的食品呢味道可能有些瑕疵那我们会不断改进也欢迎您下次继续品尝我们汉堡王”。whatever,反正此行目的也达到了。

067

Continue Reading

我们都是灰姑娘

早就已经看过《私人定制》的老妈昨晚陪还没看过的我又看了一次。在之前听过很多人说网上对这部电影的影评很差,很多人就因此不去看了,也是觉得可笑。尽管自己不是那种全凭口碑决定一部电影值不值得去看的伪电影爱好者,但在今天的观影过程我仍无法摆脱“应该没他们说的那么差吧”或“切,肯定妹你们说的那么差”等杂念的影响,心里总有点自己要为每年拍摄贺岁片且我都要去看的冯导正名。但看完下来,还是觉得分篇幅的剧情略显凌乱,叫我回忆起来都得费点劲,而且传递的信息量略庞大,其中一些太现实的东西我已经无心消化——唯一走心的是宋丹丹,其实整部电影的前两段,也就是范伟和李诚孺的两段我都看得蛮心不在焉的,只想等宋丹丹出场。我觉得她,还有马青这个人,戳到了我的点。

电影里丹姐说,自个儿穷了一辈子了,没体验过有钱人的滋味儿。她是马青的救命恩人,因此马青为做报答帮丹姐做了一场有钱人梦,可梦终归是梦,梦醒后,丹姐卸下磨脚的高跟鞋,像是刚参加完晚宴的灰姑娘,魔法解除,精致华丽的马车变回了南瓜,车夫变回了老鼠,颤颤巍巍地走进住了一辈子的窄巷。看到这里鼻子一酸。

我觉得社会上最现实的东西就是“贫穷”二字了,刺眼敏感。你是富人,也要面对可能到来的贫穷以及相比之下贫穷的人;你是穷人,就像丹姐说的,“买个大葱还要捞俩大蒜呢”,包里总共六十几块几毛钱都记得清楚。关于富裕与贫穷,我更关注这两种生活状态下的人的心态。穷人不摆阔,我崇拜;富人不装穷,我敬佩。遇到前者,心中难免会生怜悯之情,会觉得心酸,这种心酸源自于为什么我的生活过得比他们好,因而想要帮助所有贫苦的人,但这样的帮助却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与此同时,我又觉得自己哪有资格怜悯别人,我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不见得过得比别人多好,因此陷入可笑的死循环。我知道这种怜悯来的可笑,因为我的家庭也不属于“富裕”范畴,哪有资格怜悯贫穷,但我的家庭起码物质和精神需求能够满足,也能够抵住生活上的大风大浪,卖葱可以不捞蒜,也可以不去追究六十几块几毛全部花在了哪里。不公的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是无法选择的,也就是说,他必须、注定得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走进地铁遭人白眼,进入商场格格不入,这就是不公平。在街上看到他们,我却是躲避他们的眼神,或者不自觉地低下头走,也希望他们不要认为有人会瞧不起他们而自卑。但对待富裕的人,我的态度却有所不同。我是爱面子的,又有些虚荣的,因此身边有家境富裕要啥有啥的朋友,心中难免妒忌。但有一点却是不假,那就是面对条件比自己好的人,我不摆阔,面对条件比自己好的人,我不显摆。

刚才和一年不见的朋友吃完晚饭,走过地下通道时,一位背着沉重双肩包的衣着褴褛的老太太从我们身边匆匆走过,李思诺看到后说凭什么天底下有那么多生活艰辛的人。我想,他们可能根本不会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是艰辛的吧。

Continue Reading

紧张是病

我觉得紧张是病。犯病时有些突发症状,比如胸闷气短,手脚出汗,头脑发晕,注意力无法集中,开始胡思乱想。

我在考翻译硕士英语这门专业课时就犯了“病”。因为英文作文要我写题为Think Globally and Act Locally的有关生态环保的400词作文,不知为何脑子里乱成一团,出现了上述的症状,脑子里蛮是“完了,卡了,危险了”,原本会写的我因为紧张,所有素材纠结在一起,难以下笔,最后写完发现逻辑有些混乱字数还不够。

刚看完《我是歌手2》第一轮第二场竞演首播,我发现曹格跟我是一派的,比赛恐惧派。两期下来,曹格常表现的紧张焦躁,并试图用各种方法释压。在刚才的表演后,曹格也是承认,因为紧张,在歌唱到一半时,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侵入了他的脑袋,导致“人歌分离”,发挥失利。所以,紧张是病,我看这辈子也是治不好了。

不过我觉得,当一个平日里再从容不迫的人,在某些自己非常在意的时刻,也会难掩紧张。瞧瞧在宣布结果时韩磊和韦唯的神情就知道了。

Continue Reading